很多人对装修风格的认知,都是错误的。
你看下面两张图,属于什么风格?
A
B
再看这张是什么风格?奶油风 or 极简风?
C
最后这张猜猜看,是哪国的住宅设计?
D
到了答案揭晓的时刻,先托住自己的下巴。
图A来自丹麦,是善于利用线条、色块以及简约装饰的北欧风;图B来自摩洛哥,是主打蓝白色调,偏好天然材质的地中海风。
图C既奶油又极简,斑驳暗沉的墙面,质朴粗糙的器具,来自墨西哥的一间侘寂风的民宿。
图D中,流苏沙发、瓷器、百褶灯,各种元素混合,颇有新中式与法式复古融合的意味,来自意大利。
以上这些描述来自设计工作室本室/设计师/能溯源拆解元素的业内人士,你会发现,大家用同一套中国话,说着不同的事情。
装修风格有认知偏差
看过越多的的家居美图,就越难对风格有明确的定义。
刚接触北欧风时,你眼中的它应该是这样的
性冷淡的黑白灰、莫兰迪色,棉麻沙发,铁艺家具,艺术感摆件,极简高级,ins风十足。
而实际上,北欧风设计会将高明度、高饱和的色彩藏在细节之处,地毯、沙发抱枕、装饰画、小摆件等,色彩的多少全凭个人喜好,极富有生命活力。
人们对装修风格的定义,往往凭借第一印象,很容易以偏概全,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风格。
当下主流的装修风格,往往按照以下两点划分。
地域划分
包括北欧风、美式风、法式风、中式风、东南亚风、南洋风、波西米亚风等等,这些风格特征与当地的地理位置、文化历史、生活习俗有关。
例如美式风,美国本身是一个移民国家,欧洲各国人民来到美洲殖民地,也带来了各民族各地区的家具装饰特色,融入本土就变得非常混搭,既有奢华厚重的欧式古典家具,又继承了美洲大陆喜爱用动植物纹样装饰的习性。
“满”是美式风的精髓,法式的满还带有轻盈感和统一性,美式的满堆叠繁杂,玩的就是西海岸。
再例如东南亚风,东南亚国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,植被高大繁茂,木材资源丰富,因此家具、饰品、地面、顶面等多就地取材,天然的藤、木、竹在室内装潢随处可见。
东南亚国家多信佛,从统治者到人民群众,都有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,佛像、菩提树、莲花等物品,都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装饰。
按照地域划分的装修风格,尚且有迹可循,却并不能面面俱到。
这些原始住宅,都是根据住宅主人的个人喜好、生活习惯建造的,同一地域也各有差异,流行起来之后再被定义,定义的目的是为了归纳出统一规律,让其更具有普适性。
但随着时代变迁,也在不断分裂出新的分支,如新中式、现代美式、轻法式之类的词汇,被定义的过程也颇为复杂,导致许多偏差。
观感划分
包括奶油风、原木风、工业风、轻奢风、极简风、侘寂风等等,这些都是近几年流行的,它们并没有很明确的界限,甚至于有代表性的家具饰品。
现在大火的奶油风,与其说是一种风格,不如说是一种搭配色系。常用奶咖、奶白、灰色、原木色等浅色系,羔羊绒、珊瑚绒、棉麻等柔和材质,越不起眼越百搭,日式、法式、侘寂风都能与之结合。
还有原木风,木地板、实木家具、木饰墙面,大量木材的应用,配合大面积留白,将收纳做到位,遵循删繁就简的原理,日式、北欧、新中式都可以是原木风。
极简风和轻奢风更是非常主观、抽象的概念,配色单一有留白即是简,深色家具大理石地面即是奢。
按照观感划分的风格,各花入各眼,难以被统一定义。
很多时候,某种网红风格开始流行,就是由于某个博主,看上了一张家居美图,就给它贴上了一个通俗易懂的标签。
这个标签经过后来追随者的理解以及发扬,类比我们玩过的传话游戏,到最后词不达意。
按风格装修,成本高落差大
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风格,跟设计师说按照风格装修,其实是一个造梦的过程,将你脑中的影视场景、家居美图、样板间复刻一份。
我们设定一个理想状态,假设你有明确的梦的标准,且你找的设计师有一定水平。
这种按风格做装修,就像按大牌做高仿,舍不得money,装不了daddy。
首先你要知道,设计可以倾向实用,但风格必然昂贵,高级显贵是人们亘古不变的追求,因为看起来贵所以流行。
风格趋势就是金钱堆砌起来的堡垒,不然人家叫侘寂风,你叫家徒四壁;人家叫新中式,你叫农村自建房。
再者即使你舍得花钱,设计师也舍得花心思,仍然有一些不可抗因素,比如户型差异、天然地理条件的局限。
你家层高不够,打造起法式风来,就少了那种空挑轻盈的质感,做工精细繁复的家具、吊灯,令房间更显拥挤杂乱。
你家住在潮湿的两广地区,想打造原木风,势必做好定期维护的准备,尤其是梅雨季节,部分家庭真的会从地板里溢出水来。
ok,这些你都接受了,当梦想照进现实,当女神变成女友,就是滤镜破碎的时刻。
喜欢崇尚自然的波西米亚风、东南亚风,就不能太注重卫生,各种藤编布艺、大小装饰,就是家中灰尘的聚集地。
喜欢冷冷清清的工业风、侘寂风,基本就告别了色彩、家具的多样性,你随手买的一件羊羔绒小沙发,都会让整个风格质感大打折扣。
你的家不是设计师的作品
不建议按风格装修,除了综上所述的原因,还有就是住宅跟建筑不同,是主人审美、习性的表达,而不是设计师水准的呈现。
通俗点说就是,不要把住宅变成风格流水线上的产物,找到自己的风格,独特的无法被复制的风格。
如何寻找自己的风格?设计师可以作为其中的媒介,而不是主导,这里有几点与设计师的沟通技巧分享给大家。
找充足的美图和案例
保存下来喜欢的家居美图,分享给设计师,是最直观可见的表达,也许你自己都不清楚其中审美的共通性,有经验的设计师可以帮你发掘、分析。
比如你从下图看到的是深木色家具的安全感,我理解的是阳光穿过木百叶带来的通透敞亮,他喜欢的部分其实是原木风中各种亮色系的点缀。
如果你有一定的认知了,可以简要描述自己喜欢的原因,不要吝啬“温馨”“高级”“明亮”这样简单的词汇,不要觉得难以启齿。
详细描述材质和颜色
不涉及到专业术语,描述对于石材、木材、金属的偏好,例如设计感十足的铁艺桌椅,古色古香的藤编家具,钟情木纹、皮件、黄铜手柄,细节越琐碎作用越大。
喜欢的颜色和不喜欢的颜色,很好阐述,关键是适合你家吗?可以给你以往喜好的彩色物件拍几张照片,并征求设计师的意见和推荐,如何将这些色彩应用到家居当中。
灯光要亲自筛选和体验
灯光远比你以为的更重要,家居的氛围感很大程度都靠灯光体现,同一家具,不同灯光,就能呈现不同的风貌。
灯光通过视觉带来的情绪影响,是全天范围内的,刺眼的或昏暗的灯光造成的负面情绪,远大于硬邦邦的沙发。
不要以为你选了最简单的无主灯,就可以高枕无忧,设计师考虑的是实用和美观,你要考虑的是舒适度和氛围偏好。
不被风格定义,留有变化余地
每个人的审美都不是一成不变的,不要用固定的风格标签去束缚你的家,是给自己留有变化的余地。
我们推荐家具、装饰一件一件买,在这个置办的过程中,你会清楚的感知到自己的需求变化,也令原本模糊的审美概念逐渐完善。
装修风格也是如此,你首先要意识到,你不可能从一开始就找准自己想要的风格。
不要怕试错,也不要怕认错,不符合原风格的设定,也许是新世界的大门。